在溧水区永阳街道城郊社区,居民郭美鸿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。这个看似瘦小的女人,用17年的时间,在邻里间写下了一段关于坚守的故事 —— 从2008年丈夫吉小军因车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开始,6000多个日夜里,她不仅独自扛起照顾丈夫的重担,更在自己身患癌症时咬牙坚持,她的付出不仅赢得了身边人的尊敬,还收获了 “江苏好人”“南京十大孝亲人物” 等多项荣誉,成为大家心中当之无愧的“最美妻子”。

2008年11月的一个中午,这场改变一家人命运的车祸突然降临。郭美鸿的丈夫吉小军在沙河一家工厂下夜班后,骑摩托车回家途中被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撞倒。“赶到医院时,他整个人都肿着,血一直在流,看着就心疼。”郭美鸿至今记得当时的场景。因伤情严重,吉小军被转至省人民医院ICU,一住就是20多天,而郭美鸿就寸步不离地守在病房外,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眠的夜晚。
从省人民医院出院后,吉小军彻底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,颅脑损伤还让他无法开口说话。看着病床上的丈夫和正在读初中的儿子,郭美鸿擦干眼泪告诉自己:“光难过没用,这个家得有人撑着。”她开始学着照顾丈夫的日常起居,也扛起了帮丈夫做康复的责任。
为了让丈夫过得舒服些,郭美鸿每天清晨5点多就起床,帮他穿衣、洗漱、喂饭,按摩翻身、擦拭身体成了雷打不动的功课。“经常累得腰酸背痛,手也脱皮,但只要看到他能安稳些,就觉得值。”郭美鸿说。
生活的考验还在继续。2012年,郭美鸿被诊断出乳腺癌中晚期,这个消息让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。可她心里想的全是家人:“丈夫离不开人,孩子还在上学,我不能倒。”她悄悄把丈夫托付给乡下亲戚,一个人去医院化疗,哪怕化疗后身体虚弱到走路都费劲,也坚持每隔一天就去乡下看丈夫。“他看见我就笑,那笑容就是我能撑下去的底气。”

或许是这份坚定的信念,郭美鸿的身体渐渐好转,化疗时掉光的头发重新长了出来。而在她的照料下,吉小军也有了进步,如今已经能下床走动。家里的阴霾慢慢散开,婆婆和丈夫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。
17年来,郭美鸿的付出被亲戚邻里看在眼里。“从没见过这么能扛的女人,自己病着还一心惦记丈夫。”邻居们常这样称赞她。面对夸奖,郭美鸿总说得很朴实:“既然是夫妻,就该患难与共。以前他撑家,现在该我了。”
如今,这个曾历经磨难的家庭正慢慢走出困境。郭美鸿依然每天按点起床照顾丈夫,帮他做康复训练。阳光好的时候,她会推着丈夫在小区里散步,丈夫虽然说不出话,却总会对着她露出笑容。这对普通夫妻的故事,在溧水区的街头巷尾流传,成为人们心中关于爱与坚守的生动注脚。